泡泡分享网-2021最新散文-经典散文-爱情文章-励志文章

粽叶飘香优美散文

admin

粽叶飘香优美散文

  在学习、工作乃至生活中,大家或多或少都接触过散文吧?散文常用记叙、说明、抒情、议论、描写等表达方式。你知道写散文的精髓是什么吗?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粽叶飘香优美散文,仅供参考,大家一起来看看吧。

粽叶飘香优美散文

 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1

  明媚的的春天刚刚过,又到棕叶飘香时。

  端午节,该是世界上最清香的节日了吧。有屈原诗篇里香草的芬芳,有芦叶粽子吮指回味的醇香,还有来自乡野的菖蒲和艾蒿,在门前散发着淡淡的幽香。

  一到端午,不会不想到屈原和《离骚》,不会不想起“文王拘而演《周易》;仲尼厄而作《春秋》;屈原放逐,乃赋《离骚》;左丘失明,厥有《国语》;孙子膑脚,《兵法》出列;不韦迁蜀,世传《吕览》;韩非囚秦,《说难》《孤愤》;诗三百篇,大抵贤圣发愤之所作也。”

  “风吹过艾蒿原野,是吃艾蒿的时候了,是看莲花的时候了”。一群采艾蒿的孩子跳过那缀满莲花的草绳,也变成了原野上的兔子,他们快乐地歌唱……这是南方端午的情景。如今,看着他们疯狂的样子,我在想:真的有那么一根神奇的草绳?我也想跳起来,跳起来,一直跳回到我那粽叶飘香的童年。

  我是荆楚人,在我老家过端午节相当热闹,赛龙舟、吃粽子……每年端午节走亲戚、包粽子,在我家是必不可少的礼节。

  一到端午,娘就去集市上买裹粽子的芦叶。她说,芦叶都是从河滩上采来的,要挑那宽宽的而又老嫩适中的。整个五月,我看见长长的芦叶安安静静地,晒在乡村的屋檐下,散发着棕叶的芳香。端午节的前一天,娘把晒干的芦叶洗净了,放在清水里煮。听得水咕噜咕噜地响了,看见冒出袅袅的热气了,芦叶的清香便也不知不觉地弥散开来。那一屋子的清香,让人心里就像晒了一整天的小花被子,角角落落都是温暖的味道。我就在这样的香气里,走过来,走过去,左瞧瞧,右瞅瞅,实在抵挡不住棕香的诱惑。

  那也是一年的端午,我所就读的中学后面,有一条长长的大河,听说端午节,全县的龙舟要在此比赛。这是我们小孩子最最期待的场面:宽宽的河面上龙舟竞渡,岸上人山人海。头戴太阳帽,吃着棕子,看龙舟游斗,那是儿时最幸福的时光了。

  可是家里房子破烂不堪,没有一处可以抵挡风雨,下雨时,常常是外面下小雨,屋内下大雨(雨水汇集后再漏下来像在下大雨)。大风一来,常常是风随房子动,房随风在摇。听到呼呼的大风,我们经常是吓得浑身发抖,我们小孩只好躲在床底下,听姐姐在祈祷“菩萨保佑!菩萨保佑!”等风变小了,我们才慢慢从床底下钻出来。

  那天,妈妈和好稀泥,准备自己扣砖。扣砖需要力气,通常都是男人干的活,可爸爸身体不好。哥哥姐姐早早地吃完饭,和同伴一起去看龙舟赛。我磨蹭半天没有出门。妈妈很是奇怪,好心地问我:怎么还不去?我说:看多了,不想去!

  其实在我心里,我也是期待许久。想想妈妈为了这个家,干了多少不是女人干的活,吃了多少不是凡人吃的苦。我留下来虽然帮不了什么忙,但在旁边打打下手,递点东西,说说话,从心里对妈妈多少是些安慰。那年,我才12岁。

  就那些土坯砖后来砌成砖墙,在大风大雨的时候,派上很大的用场。虽不足以让房子不在台风时左右摇摆,但在心里也有些许镇定的作用。直到我军校毕业,用了一年的工资才把老家破烂不堪的茅草房改造一新。房子四周,用结实的红砖好好地砌得四平八稳。虽说算不上豪宅,但足以抵挡风雨。作为子女出门在外,再碰上大一点的风,下大一点的雨,我们的心才落定下来,不用再为家里的`房子和房子里的老人提心吊胆。

  后来,每逢端午,不由得我不想起那年的端午节,想起我做的决定,觉得还挺男子汉……

  一晃我来广东二十多年了,每到端午节,我也会买些粽子给孩子们解解馋。但说实话,吃过很多地方、很多种不同种类的粽子,却没有哪一种粽子比我老家的棕子好吃,更不用说是老娘包的那有棱有角的粽子了。

  粽叶飘香,沁入心肺……尤让我怀念有加。

  粽叶飘香优美散文 篇2

  光阴似箭,日历即将翻到农历五月,午夜梦回恍惚看见,儿时的我正和一群小伙伴在野生粽叶的簇拥下,嬉戏在钟渍坝温暖的怀抱。每年临近端午的季节,梦里那缕醉人的清香似乎又在鼻端萦绕。

  多少年来,最让我魂牵梦绕的是,沿着江岸蔓延的野生粽叶和布满圆润鹅卵石的钟渍坝。儿时的记忆里阳光灿烂的午后,迫不及待写完最后一页作业的我,总是冲在小伙伴们的最前面,扑向那片充满诱惑的江岸。光着脚丫踩踏在江边小溪里的我们是何等的惬意!呈半月形的钟渍坝风景非常优美,它背靠一座座峻秀险峻的大山,怀抱一曲玉带也似的金沙水。冬天的群山像一面巨大的屏风,将凛冽寒风阻挡在外,偶尔雪花飘飘江面也不会截流冰封;春暖花开时大山就是一个绿色的摇篮,蓊郁葱茏的绿意从那里流淌出来,将金江两岸濡染得温婉动人。缓缓流淌的金沙江拢起一曲幽幽的江水,像一块流动的翡翠闪烁晶莹在小城人的心里。

  清澈的江水日夜不息向远方流去找寻它的梦想。那一片似玉如珠、带着原始纹路的鹅卵石牵着我眷恋的目光,在温暖的阳光里静静地冥思,恰如一大块银白色的轻纱慵懒在小城的胸前。夕阳西下多彩的霞光在粽叶上跳跃,舞蹈出一片迷离的光晕,而不知从何处传来的悠悠二胡声,更叫人平添了几分惆怅与伤感……更多时候,那些油绿带状的粽叶便成了孩子们做手工、办“锅锅窑”的最佳器材,而老人们则更关心什么时候把那长长的粽叶割下,留待端午包一锅飘香的粽子。

  转眼又到了粽叶飘香的季节,记忆里那一院幽幽月光里佝偻的身影,又从我的脑海深处跃出……

  月光如水的小院里母亲正低着头包着粽子。先拿出两片粽叶,叠好拢成圆锥形,然后放入一把糯米塞进一颗红枣,三下两下一个玲珑有致、清香扑鼻的小粽就出现在母亲手里。母亲麻利的双手中,八仙桌边的棕叶没多大会儿就挂满了一个个清香宜人的“三角圆锥”。桌旁从家中老井汲出的一大土钵泉水正熬煮着新鲜采摘的菖蒲诸物,以备进行次日端午节的驱邪洗浴。钵边逸出的水蒸气飘忽四散,模糊了母亲的身影……这一格永恒的瞬间,从此烙印在我的脑海。天地间难以盛下的深情啊,就是母亲倾一世之心给予儿女的庇佑。那永远只知付出的关爱,将每一位儿女重重包裹,远离困苦、疾病、忧伤,永伴富足,健康、快乐!

  那刻我顿悟,何以对那片鹅卵石念念不忘,对钟渍坝沿线那片野生粽叶魂牵梦萦,因为那片青青粽叶的边上、那片有着银白色鹅卵石的边上有一个美丽的小城镇,那个小城镇里藏着我孩提的梦想、年少的彷徨,还有我的白发亲娘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