药香的经典散文
红楼梦中有一段描写,晴雯病了,宝玉命人把煎药的银吊子找出来,在火盆上煎。晴雯嫌屋子弄得都是药气,宝玉却说:“药气比一切花香果子香都得雅。神仙采药烧药,再者高人逸士采药治药,最妙的一件东西。我正想这屋里各色都齐了,就只少了药香,如今恰好全了。”
身处女儿香中,他贪恋的不过是药香的独特。药,是有香味的。
其实说到药,就是采摘一些植物的根、茎、叶或者花,经过晾晒或蒸炒、烘干之后放进木制的抽屉里。倘若长得正旺盛的草,直接保存是会发霉腐烂的。所以,要成药必经历磨难的。
药,有一股子味道,说不出来的苦涩味,这也正是历经沧桑后的“甘甜”吧!若没有这股子味,就谈不上良药苦口一说了。
姨父是个中医,家里就有药房,气味很大。去他家一次,回来身上似乎都是中药味,很久都不能驱除,怕是也因着这个原因,尽管瘦弱的我却很少生病。常见他熬药,文火慢熬,有时一个黄昏都在做这一件事。
他熬药,都在阳台上,火炉的火不大,不疾不徐在药锅底下缭绕,缭绕成花瓣,熬着熬着,尘封已久的沧桑便一丝一丝地倾吐出来。他被药拥着,也如一味药了。偶尔有风,这些沧桑的“缭绕”在光影里舞出花瓣样……我喜欢看被药香包围的姨父,总觉得他身上时不时有着药的沧桑感,亦或者还有那祖传的招牌,让药出奇得灵验。
做中医的姨父,从很小的时候就跟着他父亲学医,吃尽了苦头。五六岁开始上山采药,回来自己清洗,煎熬,每一道工序都做到丝毫不差。靠着中医,维持着家庭收入,这一熬,就是他的一辈子。他离不开药,药又何尝离得开他呢?
是药,都是沧桑的,沧桑的药就是苦涩的。所以,药的香味也是苦涩的味道,就像姨父的一生是艰难和辛苦的,他孜孜不倦却又淡泊一生,守着祖业,年复一年在小镇上行医。
中药,也不是谁都会熬,熬药的过程艰辛又饱含苦涩。能够熬药的人,本身就是一味药。最佩服姨父用一生在熬药,熬出了招牌。老了,抚摸着满屋子的药材,一遍一遍地去嗅。“香啊!”他鼻子里,那药是有香味的。
一向觉得自己不是会熬药的人,不仅仅是因为闻不惯,更是心太焦急。但,生活终有不如意的地方。
几年前,因为婆婆病着,需要熬中药,每天专门炉子生火,弄得楼道乌烟瘴气,我在烟雾中够呛,一锅一锅熬着,熬了半个月的中药,也熬出了婆媳之间的.好关系。日久见人心,或许病了才知道谁最贴心。
这药,熬起来是艰辛的,是苦涩的。熬着熬着,到后来,熬出的却是甜香味。
良药苦口利于病。病了的人,是需要苦药的,苦了才会好得快。常常见到小孩子为吃苦药闹腾,拒绝,大哭。很多家长疼惜,总是拿糖来哄哄,我也不例外。
如今的大部分孩子,被家里宠惯了,吃不了一点点苦。每日面对我那些青春期叛逆的学生们,我熬尽苦药,每一副都是良药,他们却不愿吃下去,还是因为苦,苦得没有自由,没有热闹,没有游戏带来的刺激。
尽管苦药有香,但此刻的他们却闻不出来。而我依旧愿意为他们煎熬,慢慢来。
熬药,献药,药香……
今夜,月色正好,去同事那里玩玩,见她正在阳台熬药,说是妇科良药。我只认得一味当归,其余不知。陪她说话,看文火慢熬,药香萦绕……
她说,谁会没病?是呀!每个人都会有生病的一天,我们离不开那些苦药。但是,生活中究竟还有多少苦药等着我们去咽下呢?不知,当真不知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