秦寒渊也不废话,他打开斗篷:“国师,你可有方法复活灵月?” 国师静静的看了他半晌:“将军为何要复活公主,您不是对她恨之入骨吗?” 秦寒渊抱着苏灵月的手蓦然收紧,他声音冷硬:“她是我的女人,她的命就是我的,欠我的她还没有还完,她不能死,我不允许她死!” 像听到什么好笑的笑话似的,国师笑着摇了摇头。 “将军,公主欠你的,早就还了。” “你什么意思?”秦寒渊眯起眼睛,声音发紧,他忽然意识到,似乎有什么重要的事情,是自己所不知道的。 国师扬起手,为秦寒渊展示了一个幻境。 幻境中。 苏灵月浑身是血,背着比自己高大的多的身体,行走在冰天雪地中。 她的鞋子早就不知道丢在了哪里,可她根本无暇去找。 郯壅山的山路,一眼望不到尽头。 苏灵月就这样背着秦寒渊,一步一跪,不停的前进,不知摔倒了多少次。 终于,她爬到了山顶。 在冰棺前,她自觉经脉,血染白雪。 在生命的最后关头,苏灵月用最后一丝力气,爬进了冰棺。 “寒渊,这一世我识人不清,害你惨死,我用鲜血为祭,逆天改命,换你我夫妻,来生再见……” 幻境结束。 秦寒渊不知何时已经跪在了地上。 “灵月她……”接下来的话,他无论如何都说不下去了。 国师点了点头:“她为了你,逆天改命,自绝经脉,甚至死后饱受十世轮回之苦,世世不得善终……” 他每说一句,秦寒渊的呼吸就沉重一分。 有那么一瞬间,他甚至觉得自己已经死了。 国师站定在秦寒渊面前:“将军,公主对你情深至此,你现在还觉得她欠你的吗?” 第十一章 秦寒渊说不出话来,亲眼看着苏灵月死亡的画面,让他受到了太大的震撼。 他一直以为,她对自己没什么情意,嫁给她,不过是为了保住她皇兄帝位的权宜之计而已。 上一辈子他一心为她,她却抛夫弃子,甚至故意设计陷害,让他们父子双亡。 他是带着对她的恨死的,也是带着对她的恨重生的。 这一世,他压抑自己,另谋婚事,不想再与她扯上任何瓜葛。 可他没想到,她却主动找上了他,对他的态度更是有了一百八十度的大转变,做小伏低,百般温柔。 原本,他以为这一切不过是她为了苏晟安的皇位,不得不出此下策。 却没想到,她所做的一切,如她所说,都是为了他! 秦寒渊悔不当初,却又无力回天。 其实,上一世苏灵月下嫁给他的时候,他就知道,她之所以会选择自己,全完是为了苏晟安。 他爱她,心甘情愿被他利用。 精诚所至金石为开,只要他对她好,早晚有一天,她一定会感动的。 后来,他真的感受到了苏灵月的回应,以为她终于爱上了自己。 可是他没想到,她最后还是给了他致命的一击。 他最恨的,就是他以为苏灵月从头到尾对他毫无情意。 可今天他才知道,事实并非如此。 如果她对自己真的毫无情义,又何必如此大费周章,逆天改命? 秦寒渊深吸一口气,缓缓抬头,眼神无比坚定。 “国师,既然灵月可以逆天改命,那我也可以,只要能换回灵月,我愿意付出一切代价。” 国师沉默半晌,摇了摇头:“对不起将军,我无能为力。” “为什么?”秦寒渊急声问道,“灵月可以做到,我也可以,她用十世轮回换我们再续前缘,哪怕百世我亦无怨无悔。” 国师长叹一声:“将军,人生在世,不是所有事情都有机会挽回的,公主努力过了,却落得如此下场,你与她缘尽于此,莫要再强求了。” 秦寒渊不接受这样的说法,他单膝跪地:“国师,你一定有办法,求国师成全!” “将军,以后你就是这天下的主人了,普天之下莫非王土,这等大礼,在下承受不起。” 国师说完,就上前来扶他。 可是秦寒渊却无论如何都不肯起身,一定让国师成全自己。 国师无奈,只好答应。 “将军,逆天改命,同一个人身上,只能应用一次,这个方法已经不可行了,你且先将公主安置在我的殿里,容我尝试其他的方法。” 秦寒渊:“多谢国师。” “不过……”国师话锋一转,脸上浮现出无奈之色,“我也只能尽力一试,成功与否,还看公主和将军的造化了。” 秦寒渊再次谢过国师,在安置好苏灵月之后,大步离开了占星殿。 外面现在应该已经乱成一锅粥了,还有一堆事情等着他来处理。 …… 为保性命,苏晟安交出了传国玉玺。 秦寒渊称帝,改国号为祁,封苏晟安为安王,安置在京郊的别院里。 其实,说是安置,其实是圈禁。 很多人都进谏,将秦寒渊杀了苏晟安,以绝后患,但是都被他压了下来。 秦寒渊对外宣称,要以仁义治国,所以留了苏晟安的性命。 但只有他自己清楚,他这么做,完全是为了苏灵月。 虽然苏晟安不是东西,但他却是灵月在这个世上,唯一的亲人了。 他从小就认识他们兄妹俩,先皇皇子众多,苏晟安天资并不出众,德行也很一般,是以先帝从来都没有动过立储之念。 可是,大位之争,不是你死,就是我亡。 他们兄妹二人,一不得宠,二无依仗。 在吃人的宫中,活的十分艰难。 要不是苏灵月,苏晟安都不知道死了几百次了。 所以,为了灵月,他说什么也要留着苏晟安的狗命! 不然等她醒来,定会更加怨他的。 战乱刚息,天下百废待兴。 秦寒渊除了每天去占星殿看苏灵月之外,其他所有时间几乎都用在了处理政务上。 先前几年,苏晟安终日不理朝政,很多事情都无迹可寻,处理起来十分困难。 秦寒渊秉雷霆之势,赏罚分明,恩威并重,选贤举能,用最短的时间平息了一切纷乱。 再加上秦家世代忠良,声誉本来就极高,百姓对他信服有加,无不称赞。 只不过,有一件事,从朝堂到江湖,都在议论纷纷。 那就是,新皇登基已经月余,且早有原配夫人,为何迟迟不肯立后。 这一切,是否和当日跳了城门的佩宁公主有关? 这议论声越来越大,终于有人耐不住性子,在朝堂上提了出来。 “陛下,您登记已有月余,现在江山一片大好,百姓安居乐业,这后宫不可一日无主,老臣斗胆,请陛下为了稳定国本,早日立后。” 第一个人站出来了,后面的人胆子自然也就大了起来,纷纷站出来,请秦寒渊早日立后。 面对他们的催促,秦寒渊不为所动,他不经意的扫了一眼,发现站出来的人中,有半数以上是赵太尉的弟子门生或者和他亲近之人。 秦寒渊在心中冷笑,这老狐狸,终于按捺不住了。